close

好,要來開始減肥了~

雖然很想這樣寫,但其實我從5/13就已經開始減肥了…

至今已努力了兩個多月…

哈哈哈,誰讓我兩個月後才發現高牆倒了呢 XD 

所以就來分享這兩個月的心得吧

首先,我是從”吃”的方面下手的 , 運動量就維持我一直以來的習慣

看來夏先生只要有心,還是可以很輕易就當上神隊友的!

當然,他也不是一開始就把減肥餐煮得這麼美味~

之前他做菜可是放奶油不手軟,

畢竟為了吃好吃的,我們從來沒有在拘泥健康飲食的 XD

所以最一開始的減肥餐走的就是最原始的水煮路線….  

媽啊,吃那些水煮的青菜真的没味到我必須拿水硬吞下去⋯囧

回去就立刻跟夏主廚報告了,

如果以後都只能吃這些東西,那讓我胖死好了….我的嘴沒辦法接受我覺得不好吃的東西!

聽到我如此宣言,他也只好認真研究該怎麼在美味的前提下,做出健康的減肥餐

所以我們現在烹調方式基本上都是烤或煮或清蒸,以少油少鹽少糖為原則,

靠食材本身的油脂, 盡量吃”食物的原型”, 

不會多加調味 ,頂多灑些鹽或胡椒或自己做沾醬這樣 

食材搭配也都經過研究,主要就是主食,蔬菜,蛋白質,偶爾再加些水果 

然後肉類盡量吃雞肉(去皮)牛肉以及魚,很少吃豬肉了QQ 

總之就是奉行”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 


先來看看早餐的大集合吧~  

其實早餐很簡單,

基本上就是會有各種麵包跟蛋(水煮蛋,荷包蛋,煎蛋,蛋捲之類的各種變化版) (或是變奏曲!鏘鏘!! 法國吐司 (吐司沾蛋液下去煎))

然後配上各種水果(會努力以低GI的水果為主), 偶爾加上一點早上做便當時剩的的菜  

再配上一杯黑咖啡☕️~ (聽說黑咖啡有減脂消水腫的效果)

是說萬年不流汗體質的我,最近在走去上班的路上時,開始會微微出汗了,不知道是不是黑咖啡的功勞 XDD

然後是午餐的集合    

午餐就很有多變化惹~

首先我要來誇誇我的monbento便當盒 (大家可以谷歌一下,它除了有各種隔板可以讓你合理安排空間, 也有很多非常方便的小物配件,讓煮飯的人心情都會變好)

  

我買的是兩層套裝,一開始都帶兩層,一層飯菜,一層水果這樣

後來發現這樣吃超撐的….冏

夏先生的美意是水果我可以先冰公司冰箱,等到下午三點再拿來當下午茶吃

但我這麼懶,還得了食物在我面前就必須吃光的病,怎麼可能下午才拿出來吃

所以我吃撐好幾個禮拜後(但體重依然下降,看來午餐吃得飽還是正確的)

夏先生就改做一層了 XDD

一層就是讓你吃完沒有飽的感覺,但是也不會餓這樣(傳説中的八分飽?)  

要來分析都吃什麼的話,

主食現在我們已經拒絕吃白米飯了 XDD 主要都以紫薯,糙米,玉米餅為主,紫薯吃完時.也會以紅薯代替,天氣變熱後,也開始加入日式涼麵

肉的話:基本都是牛排跟雞肉的各種變化版本(但都會將雞皮去掉)

夏先生會以這樣的方式來醃製肉,每天都不同口味超好吃❤️  

蔬菜部分: 則是各種時令蔬菜 (最愛口蘑,蘆筍,油麥菜,秋葵,波菜跟各種青椒彩椒)

然後大家也知道,午餐時間公司的微波爐是非常可怕的….排隊會排到天荒地老

所以夏先生都是一早起來做「就算放涼也好吃的便當 」XD (辛苦親愛的老公了~❤️)

之後再單獨慢慢介紹菜色吧 XD

最後就是晚餐集錦 

晚餐應該是最簡單的,跟中午基本大同小異,但更常吃各種魚排而已

而且量都會減少, 我發現晚餐吃少一點真的瘦超快der!! 

最後!!就是大家最關心的成果發表了~~鏘!鏘!     

 

是的,我這樣改變飲食兩個月來,體重成功從60.4 降到了53.7(60到58這段,可能因為不想面對所以沒有紀錄😂)

身體各個圍度也整個小了一圈XD 內藏脂肪也成功減下去了~  

老實說,我還蠻驚訝的,我以為減肥的過程應該會更痛苦,更緩慢 😂

畢竟姐姐也是個四捨五入已經算是四十歲的老阿姨了QQ 

新陳代謝根本無法跟年輕時相比, 當時一餐不吃就可以瘦一公斤(遠目)

但這兩個月可以說非常愉悅~

我一餐都沒餓到,反而還很期待每天能吃到什麼

也感覺自己變得很健康,整個身心靈都是絕好調❤️

唯一不服的是, 我發現男生瘦得比女生快

同樣一起減肥一起運動

夏先生愣是整整減了10公斤….(82kg到72kg) 

我想應該是因為,明明同樣是跑跑步機,但相較不怎麼流汗的我,夏先生整個汗如雨下…感覺就超舒爽的 

好羨慕QQ 

而且男生也沒有女生那種因為生理期必須先暫時停止運動之類的顧忌

所以他很快就瘦到目標體重,喜提他的公路自行車 (這又是另一段故事)  

而我離我的目標50公斤以及獎勵(Loewe包包)還有3kg的距離~

請大家在旁邊靜靜地守護我吧 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王 yinfan 的頭像
    王 yinfan

    王家大小姐之兩岸三地觀察日記

    王 yin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