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之前發表在無名的網誌~

聽說無名要被關了....所以複製過來這邊~

再看一次還是特別心有戚戚焉.....

我的活力在日本時就已經快消耗殆盡

自從來到中國後....更是無影無蹤了

 

來了快一年, 除了夏先生以外, 一個朋友都沒有的生活意外的適應得很好

只是偶爾偶爾(尤其跟夏先生吵架的時候)會覺得有點寂寞而已~

 

我想這樣的個性可能一輩子都改不了吧(攤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ptember 16, 2011
 

最近還蠻喜歡的一個作家中古小姐出了本書”輸給敗犬又如何”~

不知道是不是已屆敗犬之年,所以看到書名感覺十分心有戚戚~

就立刻手刀上博客來採買一本(因為我家附近沒有書店)



中古小姐的筆觸在某些地方真的可以引起內心的共鳴
可能因為我們都是在日多年的人吧~


在這個日本這個國度,不可否認破碎掉的夢遠多於實現的夢,但還是要勇敢的往前走…
2003年開始這近8年的日子,我也必須承認我在這個城市喪失掉很多活力….

我很喜歡她為喪失活力所下的注解,她說:


失去活力會造成甚麼影響呢?就我而言,生活裡除了戀人跟家人之外會盡量想減少和不必要的人交流,

對於自己會消耗的能量感到斤斤計較....

有時只是朋友的一封簡訊或電話都會讓人覺得煩,

我總是覺得自己很忙,就像東京人常掛在嘴上的"我很忙,完全沒空"

有時候,那個空不是沒有時間的空,而是心理上失去餘裕而無法製造出空間的空,

所以很多上班族朋友就算周末一個人閒在家也抽不出時間打即使只要幾個字就能回復的簡訊或答覆他人邀約,

但這九年下來,我已經習慣這種dorai(看起來沒甚麼情感在交流)的人際相處模式



的確,我在日本後期的生活的確是以這樣的模式在度過的。


喜歡一個人,也許是下班後一個人靜靜的邊聽音樂邊走回家,也或許是假日一個人呆在家想幹麻就幹麻,
很享受一個人時的時光….


日本是一個比起自己更在乎他人想法的國度,
在跟人相處時,總是會盡力希望不要給他人造成困擾,
所以他們總是彬彬有禮,永遠把不好意思,給您添麻煩了掛在嘴上。



也許是這八年來的潛移默化,我發現自己也默默地沾染了這份習性。

日常生活中,總是會對身旁的人太過在意(気遣う),總是會刻意隱藏起自己的負面情緒~
希望自己表現得體而無法自在放鬆


久而久之,除非是必要的場合,否則會儘可能的減少自己跟同事或不熟的人之間的交流。

而這樣的傾向在出社會後開始越來越明顯

所以出社會後,我幾乎沒交過什麼新朋友,都只是維持著很表面的情感。

剛剛跟小蘇聊過後,發現原來癥結就出在這邊。



無論是朋友或是戀人都是需要時間慢慢培養的。


但懶散如我實在沒有余裕在內心製造出空間跟另一個人慢慢培養感情

如果不是離的近又聊的來,我真的很懶的跟另一個人從新認識起……
很懶的再重新交代起自己的人生



所以結論是還是跟老朋友們天長地久吧

親愛的,讓我們之間細水長流喔~(揪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王 yinfan 的頭像
    王 yinfan

    王家大小姐之兩岸三地觀察日記

    王 yin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