ㄟ 拖了超久的XD   忘記的人 歡迎看今年九月的網誌害羞
 
之後的發展就變成了,我跟柯小婷每個禮拜二晚上就去補習班看老師做菜,然後在台下奮筆疾書地把老師的一舉一動記錄下來,抄筆記。這其實跟我所想的不太一樣,本來我以為所謂的料理教室,是像日劇一樣,在窗明几淨的大教室裡面,擺著好幾張桌子,每個桌子上面都有廚房用具,鍋碗瓢盆一個不少,大家穿戴圍裙,很優雅的聽老師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練習(日本的料理教室真的是這樣的!我親眼看過!連廚具都像新的一樣,每個人都像在上家政課,自己做出實品,而且教室美到發亮!學費也貴到爆炸就是了!),不過台灣風格自然沒這麼夢幻,像是大學通識課堂的階梯教室,講台上擺滿了各式調味料,及廚具,上課鐘一響,我們就像大學生一樣坐在座位上,教授開始在黑板上寫今天要學哪些菜,我們的炒菜教授是個頗有鄉土味的阿桑,一看就覺得她很能做出媽媽的味道那種‥‥,然後,代替滿黑板的公式,阿桑一邊解釋她現在在幹嘛,在切滾刀,醃肉大炒小炒幹嘛的,口沫橫飛滴說要加什麼什麼,什麼菜該怎麼炒,要怎麼選菜之類,她很厲害,可以一邊講的天花亂墜,一邊翻攪炒拌一點都不馬虎。我們所要做得就是將她講的話去蕪存菁,把那些廢話、笑話去掉,然後把重點抄下來當筆記。老實說,這本筆記是好物呢!雖然它來日本四年後才發揮了它原本的功能,不過真的沒話說,我當時的筆跡還真是淺顯易懂,噗,我還是有很認真在上課的!
 
光上課當然是不夠,還要實踐!娘親本著這個理念,於是只要禮拜二我們上完課,週末就會去我阿媽家,當天晚餐就會讓我跟柯婷掌廚,阿媽買菜兼監工,讓我們好好溫習禮拜二的課程。然後,我們家的親戚都會紛紛前來(抱著看笑話的心情也有吧)看我們一展身手。幸好,評價一直都還不錯。看來,我們兩個都還有些料理天份。我吃多了外面,總喜歡把味道加加減減調到我愛吃的口味為止(抱歉,我愛吃重鹹XD)。總而言之,去日本之前的那段日子,就在吃吃喝喝,與朋友聚會,互道珍重後結束了。
 

來日本之後,我並沒有如媽媽預期自己洗手做羹湯,因為當時的室友與那位炒菜教授一樣,很有媽媽的感覺,當天就宣布以後由她下廚,我負責洗碗。我欣然接受這個提議,洗碗比在廚房切切弄弄要輕鬆的多。唯一要抱怨的點就是她煮的量實在太少‥‥我又不好意思抱怨,標準的吃人嘴軟。讓來日本後因騎腳踏車運動量暴增而食量也跟著暴增的我常常處於飢餓狀態。後來有一次她回台,我忍不住自己煮了一共半的米通通吃光。

後來室友回台,換Mr.S入主我家廚房,S先生完全不負金牛座的美名,是個標準的美食主義者。記得第一次,我興沖沖地跟他說學校附近有一間很道地的韓國料理耶,一起去吃吧!他吃一口後,當場臉垮下,頻頻抱怨什麼哪會道地阿,哪邊不好哪邊不好的,嚇得本小姐花容失色,從此帶他去吃飯都要再三打聽,深怕又觸到他的地雷。他對我室友做的菜也頗有微詞,他說你們台灣人做菜就都這樣把一堆菜加鹽巴混著炒而已喔。我說,這樣又快又方便阿,熱熱的都好吃,他皺一下眉說,你也太不挑了吧!(還‥還好吧)

後來我親自下廚做一桌飯菜給他大佬嘗,本想聽到些讚美,沒想到他撇撇嘴說道,你不過調味料使得好罷了…

無奈,聽聞此話後,我封鍋四年,再不拿鍋鏟!

但他毒舌歸毒舌(下次可以寫他令人哭笑不得的毒舌大全),做菜功夫的確了得,所以我也樂得輕鬆,交給他大廚全權掌廚,反正他夠厲害,能夠做出滿屋色香味俱全的菜餚,讓我每天在家吃飯都跟上館子一樣。我觀察過他做菜手續很繁瑣,要先醃,再熬,要炒,要炸,要悶,要蒸,不過正因如此,才好吃吧!唯一的缺點就是他做飯要超 久 的 時 間!

  一道東坡肉,我六點喊肚餓,他進廚房弄弄摸摸搞到九點才端出一桌飯菜,都餓到不餓了。後來學乖了,六點想吃飯,三點跟他喊餓,不然早餐會變中餐,中餐會變晚餐。S先生像個活動廚房,不但會自己買麵粉,桿麵皮做水餃、蔥油餅、韭菜盒,另外像法國土司、東坡肉、紅燒排骨、紅酒燉牛肉、麻婆豆腐、東北酸白菜、螞蟻上樹、涼拌海蜇皮等佳餚美味,只要你說得出口他就做的到,做不到也會去查食譜為你做。在一起4年來,被他養的體重直直升><我們兩個人要吃兩共半的米才夠Or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 yin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